七巧板的有趣小故事(七巧板的由来)

作者:我方特邀作者风起长林

如今孩子们手中的玩物真是比我们小时候高级了太多。在80、90后儿时国内市场还几乎鲜有的乐高系列已经成了如今积木市场的主力军之一,海陆空各式的变形金刚更是不一而足。此外如今的孩子人手一部ipad,王者农药和LOL的战场上更是少不了他们活跃的身影。回想起笔者十来岁的年纪,五毛一块的塑料拼装玩具不到两寸高,拿在手里也会视若珍宝;追溯到父辈,都是玩的滚铁环、羊骨头这样勉强可以称作玩具的简陋物件。

七巧板的由来

如果再往前到了千百年前,工业时代还远未到来的古中国,那时孩童手中都有何种玩物呢?

“儿童急走追黄蝶,飞入菜花无处寻”“牧童归去横牛背,短笛无腔信口吹”。每当想象古代儿童玩耍的场景,似乎总是蝶舞花间、炊烟老牛、一群幼童嬉笑打闹的场景,夕阳下,留下串串脚印,洒下一路歌声,似乎大自然便是我们祖先儿时最好的玩具。

诚然,在纯手工的时代,古代儿童们大多玩的都是自制的玩具,与工业制造相比显得简陋粗糙。但就在这些简单的小玩具中,同样蕴含着古老中国人民无穷的智慧。

以前食杂店里有卖几块钱一袋儿,里面几十个一两厘米的小人儿,有的端着机关枪,有的扛着火箭筒,可以摆成一队来“排兵布阵”,八零九零后的读者们应当不会陌生。

七巧板的由来-1

其实古人也有类似的玩具,只不过不是用塑料,而是陶塑做成。

早在新石器时代就有了泥制或陶制的雕塑,造型有人物形、飞禽形、兽面形等等。多在背上或头上留有一两个孔可以吹响,注入水后又可以长时间发出吱吱声,并不断吐出水泡,颇为有趣。

在仰韶文化的儿童墓葬中,出土了陶狗、陶鸡;到汉朝早期的青瓷中有了瓷质的动物玩具。宋朝最流行的陶塑玩具叫做“磨喝乐”。

这一词源于古印度佛典,亦称“摩睺罗”、“魔合罗”或“罗睺罗”,原意指佛教神名。“磨喝乐”最初随着佛教东传进入中国,唐代时作为偶像被崇拜,宋人开始将其改进成娱乐性极强的民俗玩具,威严端肃的佛像也变成了聪明伶俐、活泼可爱的小儿模样。

这种孩童形象不仅令人心生怜爱,也有“多子多孙”之意蕴含其中。

七巧板是我们学龄前就会接触到的玩具,形态各异的七块小板,稍加变换就能组合成各种丰富的形象。

简单的七块板,蕴含着奥妙的数学原理。七巧板最早起源于唐代,在国外也号称“唐图”,其发明最早是受到唐朝家具“燕几”的启发。“燕”者,“宴”也,所谓“燕几”乃是用于宴请宾客的案几,可以根据宾客的数量进行任意的拆分组合。

北宋时,官任秘书郎的黄伯思对“燕几”加以改进,设计成了六件一套的长方形案几。来宾客时根据需要加以拼合,平时又可以分开来陈设书籍和古玩,由于以六为度,也称“骰子桌”。

黄伯思的好友对骰子桌赞赏不已,又在此基础上增加一张小几,改名为“七星桌”,七巧板的雏形正是在这些桌几的分分合合中诞生的。

到了明清时期,又有人在其中引入三角形,使得七块板子的组合方式大大增加。之后又经过不断演化,终于形成了今天的七巧板。

七巧板的由来-1

至于七巧板何时传到西方则不得而知,倒是荷兰作家高罗佩写作的《狄公案》中将七巧板化作了破案的关键线索。在《狄公案》之《铁钉案》中,高手蓝大魁擅长摆弄七巧板,并随身携带。后来他被害于澡堂中,临死前用七巧板摆出凶手轮廓,这才让神探狄仁杰顺藤摸瓜,沿着蛛丝马迹找出了真凶。

记得初中的时候,班上的同学特别喜欢在街边小摊上买来孔明锁、九连环这样的玩具,之后在大家面前拆解以显示自己的聪明绝顶。

九连环的奥妙就产生于它环环相扣的结构之中。九连环的主体是九个环,这九个环一个套一个,并且同时穿在剑形环柄上,环柄两端分别是柄把和柄钗,环就从柄钗这一端套上或取下。

玩惯了小汽车小人儿的我们,对于这种新出现的益智类玩具趋之若鹜,却不知九连环等早在两千年前便已被祖先发明出来。据《战国策·齐策·齐闵王遇杀》记载,齐襄王去世后,他的儿子建被立为齐王。秦昭王曾经派使者给齐国送来一个玉连环,并传话:听说齐国人都特聪明,不知道能不能解得开这个连环呀?

新任齐王跟大臣们费了老鼻子劲也没能解开。最终破解这道难题的正是大名鼎鼎的齐国王后,丑女钟离无盐。

此后九连环代代相传,西汉时的卓文君便是一位喜欢拆解九连环的才女。她写给夫君司马相如的信中如是说道:一别之后,二地相悬,只说是三四月,又谁知五六年。七弦琴无心弹,八行书无可传,九连环从中折断,十里长亭望眼欲穿。百思想,千系念,万般无奈把君怨。

七巧板的由来-1

到了北宋年间,周邦彦也在词中写道:“怨怀无托,嗟情人断绝,信音辽邈。纵妙手、能解连环”。诸多文人的笔墨点缀,为这充满数理气息的小机关增添了一丝文学的浪漫。实际上古代九连环的解法已有口诀“上俩下一个,再动后一个;上一个下俩,再动后一个”。

后来传到欧洲,李约瑟博士指出九连环与现代数学重要分支的拓扑学存在着一定联系,甚至今天计算机科学中的格雷码也和九连环有着不解之缘。

我国古代玩具千奇百怪,上面所述也不足其中之万一。诸如利用空气受热流动做成的走马灯;活灵活现,制作精妙的竹龙;经由战国打击乐演变而来的拨浪鼓;还有我们熟知的纸鸢、鞭炮、空竹等等。虽然圣贤书频频教导人们不要迷恋“奇技淫巧”,不能“玩物丧志”,但这些小小的器物的制作方式却依然从千百年前传至今日。

有幸于此,我们依然可以从中感受到九州海洋中一朵朵智慧的浪花,正是它们承载着古老的东方文明不断前行。

© 版权声明
THE END
喜欢就支持一下吧
点赞11 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