健康创业:“医生创业”研发全球复合材料人工血管,光谷一创业者当选俄罗斯外籍院士

极目新闻记者 胡长幸

实习生 沈逸飞

近日,武汉光谷生物科技领域创业者、中国医学科学院阜外医院血管外科主任医师欧阳晨曦,当选俄罗斯自然科学院外籍院士,并收到了外籍院士证书。这位新晋的外籍院士、武汉创业者,此前曾联合武汉纺织大学教授、中国工程院院士徐卫林,从蚕丝生物分体中找到灵感,共同研发出全球首创聚氨酯复合材料“三层仿生结构人工血管”,荣获了国家技术发明二等奖,并进行了技术转化。

俄罗斯自然科学院是联合国认可的俄罗斯规模最大的科学院,成员均为自然科学和人文科学领域取得重大成就的科学家和专家,具有重要学术影响力。科学院设立24个学部,有18名诺贝尔奖获得者、270多名俄罗斯科学院院士以及30多名俄罗斯国家医学科学院院士。科学院外籍院士包括了全球48个国家的杰出科学家。中国有多名两院院士等高端人才也曾当选为俄罗斯自然科学院外籍院士。

健康创业:“医生创业”研发全球复合材料人工血管,光谷一创业者当选俄罗斯外籍院士-1

2位“未来院士”合作

从蚕丝粉中找到做人造血管材料

欧阳晨曦2008年获得华中科技大学同济医学院博士学位,是外科泰斗裘法祖院士的关门弟子。2000年起他先后在在德国汉诺威医科大学、美国斯坦福大学等海外高校深造或任客座教授。1996-2015年在武汉协和医院工作,后以人才引进身份到北京阜外医院血管外科工作。他先后入选国家重大人才,国家科技部创新人才推进计划科技创新创业人才、湖北省引进海外高层次人才等称号。

值得一提的是,他还是武汉“医生创业”群体的代表之一。

健康创业:“医生创业”研发全球复合材料人工血管,光谷一创业者当选俄罗斯外籍院士-2

2003年,欧阳晨曦从德国留学归国,到协和医院血管外科工作后,他将可用于治疗多种血管疾病的人工血管选定为自己的科研方向。当时,世界直径大于6毫米的人工血管已普及,但小于6毫米的小口径血管的研制,仍然是难题。

“技术瓶颈是材料问题。”欧阳晨曦介绍,当时世界上实验人工血管的最热门材料是聚氨酯,这种材料的弹性很好,但有质地太软,缝合起来容易渗血等短板。

2004年的一天,欧阳晨曦看到网站上一篇关于蚕丝生物粉体的论文,他认为这种材料生物相容性好,或许是制造小口径血管的合适材料,他立即联系上该论文的作者武汉纺织大学教授徐卫林。欧阳晨曦提要求,徐卫林负责研制材料,两位学者一拍即合。

半年多后,经过百余个动物实验,他们创造性地将聚氨酯和蚕丝粉体作为基本材料,模仿人体血管的3层结构,研制出了与人体血管结构相同、功能相近的高仿生小口径人工血管。为了验证实验效果,欧阳晨曦将一段直径4毫米的人工血管植入9只小狗的颈动脉。一年后,取出的血管仍然通畅。

2008年,两人共同研发的全球首创聚氨酯复合材料“三层仿生结构人工血管”,获得了国家技术发明二等奖,随后获得国家专利认证。

而在2021年,徐卫林年当选中国工程院院士,欧阳晨曦则在今年当选俄罗斯自然科学院外籍院士。

在光谷转化发明后再转型

继续为“医生创业”搭建平台

2009年2月,武汉出台“3551光谷人才计划”,欧阳晨曦决定利用政策扶持自行创业,把研发出来的技术转化成产品。同年4月,他牵头的武汉杨森生物在光谷注册成立,重点从事聚氨酯人工血管产品的研发与生产。

这家“医生创业”型公司自主研发的首款产品,是目前国内唯一、国际领先的仿人体自身动脉结构的人工血管,已获批国家创新医疗器械绿色审批通道,并于2020年进入临床试验。在主动脉疾病、动静脉造瘘以及周围血管疾病等领域手术的阶段性对照试验显示,这种人工血管可以将手术时间平均缩短近2小时,出院时间由9天缩短到6天。预计产品上市后,或发挥国产替代、节省手术时间和成本、提高病人术后生活质量的作用。

健康创业:“医生创业”研发全球复合材料人工血管,光谷一创业者当选俄罗斯外籍院士-3

欧阳晨曦表示,医生创新创业能够把实验室的发明转化为造福病人的工具。但是这条路并不简单,特别是早期他以公立医院医生身份去创业时,会面临不少“不务正业”的非议,好在创新创业的氛围越来越宽松,主管部门出台更多扶持政策,仅仅在光谷生物城就有很多医生背景的创业者在追梦。

据了解,欧阳晨曦调任阜外医院后,坚持利用该医院在全国心血管诊疗方面的资源优势和影响力,鼓励更多的医生、科研人员能够顺利走上创业之路。至今,他活跃在中国心血管医生创新俱乐部(CCI)、健康界、腾讯健康国创医智医学创新转化中心等创新孵化平台上,分享创业经历,整合创新资源,传播“创新创业是医生工作的升华”的理念。

“如果只做一名医生,一辈子开刀的次数顶多一万多;如果研发出好的医疗产品,可以拯救上百万人;而如果能搭建平台,帮助更多的医生实现成果转化,那么造福的可以说是上千万人。”他个人认为。

© 版权声明
THE END
喜欢就支持一下吧
点赞14 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