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抽穗、封闭、灌浆这三道工序要做足,水稻高产才有保障!”近日,封开县南丰镇90后大学生何灶家与记者分享自己的“禾下乘凉梦”。
何灶家在观察早造水稻即将收割情况。黄瑛居 摄
2018年5月,何灶家在封开县南丰镇南丰社区、山口和侯村村委会尝试种植水稻10亩。一开始他不懂种植技术,加之管护不力,导致晚造收益出现了亏损,家人亲戚朋友都劝他放弃水稻种植,但是他依然坚持不渝。
他便给自己制定计划,从水稻种植的基本知识学起,操作技能从一点一滴练起,从生产实践一线干起。他利用生产空闲阅读和观看了大量的科技书籍、光盘,多次外出观摩学习、请教老种植户、参加各类培训班。
有了这些知识和技术基础,他又扩大种植水稻规模,承包50亩高标准农田。他在水稻种植中首创“三干三湿”种植方法,即晾晒水田简称三干三湿,从田裂到变湿,田裂以人踩到地面不下沉为宜,田湿以水全部灌溉过田块深1.5厘米左右为宜,再到变裂到变湿,这样可以有利水稻生长,水稻吸收快,抽穗、扬花、灌浆一气呵成。并在秧苗、抽穗、成熟期间防止稻飞虱、二化螟、三化螟、卷叶虫、椿象虫等,及时进行杀虫杀菌。他所种植的米香粘2号(中高端)亩产达到了800-900斤干谷。
“从2018年10亩人工种植,到如今1200亩水稻实现机械化生产,我们见证了团队合作的喜人业绩!”何灶家说向记者介绍,2018年开始种植水稻就遇到“滑铁卢”时,昔日发小、现任封开县南丰镇山口村党支部委员侯庆汕加盟,主要负责后勤(含机械购买、保养等)、会计。
在封开县南丰镇且止村,饱满的稻穗随风摇曳,何灶家用手指着正在稻田中娴熟地操作着无人机,为稻谷收割前进行最后一期药物喷洒的一位90后年轻人说道,这就是后来加盟的昔日同窗侯榕锋,当过教师统筹、协调,是其合伙人的执行者,2012年毕业广东技术师范大学物理专业,对机械非常熟悉。
何灶家开收割机收割水稻。黄瑛居 摄
何灶家介绍,封开县润香纯水稻种植农民专业合作社于2018年开办,依托精准扶贫、乡村振兴为契机探索农村经济作物新出路,是封开县种植经济水稻的代表。“现在农业发展不能单靠人力,最重要还是科学技术的投入。”合伙人侯榕锋感慨地说,“我们投入了大量的资金购置无人机、收割机等现代农业器械,实现种植、培育、收割机械化、科学化。”合作社以种植米香粘、丝苗等优质水稻为主,通过因地制宜使用机械耕作和科学培育技术,2021年实现了单季亩产水稻800—900斤干谷,预计2022年单季亩产水稻将有望超900斤干谷。
目前,何灶家的合作社拥有水稻种植的飞播、飞防无人机3部,犁耙田中型中拖拉机3辆、插秧机2台、收割机2台。他说,因为发展势头良好,合作社成功已注册“封润香”品牌商标,计划打造本地高附加值品牌大米,进一步扩大种植规模,加大产能投入,利用人工智能对作物进行全天候监测,进一步利用新科学技术实现作物管理全自动化、全机械化,力争1200亩水稻插秧由原来20天缩短到10天,收割由原来10天缩短到一个星期。2022年晚造水稻收割后实施种植莴笋,实施水稻轮作,提高农田附加值。
【南方+记者】施亮
【通讯员】黄瑛居
【作者】 施亮
【来源】 南方报业传媒集团南方+客户端